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魏俊怡 通訊員 辛玥 濟南報道
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將于9月15日正式啟幕。本屆文旅博覽會特設中華手造大集,集聚了各地的手造瑰寶,有“天然去雕飾”的礦產玉石、底蘊深厚的文房四寶、別出心裁的時尚珠寶、充滿文人情懷的茶文化紫砂,還有頗具生活氣息的手造市集以及琳瑯滿目的民間手造藝術品,更有工藝美術大師云集,現場展示精彩技藝,集“產品大賣場、文化大觀園、技藝大體驗”于一體,讓參觀者大開眼界,流連忘返。
文玩雅器薈萃一堂,中華手造風采盡顯
“臨江之畔,璞石無光,千年磨礪,溫潤有方?!焙吞镉褡蚜衔唇浫斯で懈畲蚰?,就會有油潤的光澤,而新疆的和田白玉更是玉石中的佼佼者。
獲評“新疆玉石雕刻大師”的楊修魁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力求將和田玉的天然美與玉雕的藝術美相結合,他擅長以富有中國元素的玉石文化為載體,并將自身現實生活經歷和感悟細致打磨,讓一塊塊玉雕作品充滿情感。
2013年,楊修魁在烏魯木齊成立楊修魁玉雕工作室,這次博覽會,他將帶來工作室多次在各類展評中獲獎的玉雕作品。
《石雅》云:“青金石色相如天,或復金屑散亂,光輝燦爛,若眾星麗于天也”。這是古人對青金石的贊美。來自阿富汗東北部小鎮礦坑的青金石,因其顏色豐富濃郁、石質細膩、青金含量高等特點,數千年來受到皇室及貴族們的青睞。但經過數千年開采,現存的老礦料青金石數量極其有限,所以青金石老料已是高品質的代名詞。
這一次,阿富汗老礦青金石將在中華手造大集亮相,“猶如藍天一樣的的寶石”歷經歲月洗禮來到我們眼前,在青金蔚藍的色調和燦燦金光的陶冶下,參觀者將大飽眼福。
讓珠寶之中蘊藏的生命綻放光彩,讓每件珠寶變成美麗的傳承,是濟南本土品牌“WINZA彣莎”珠寶的設計理念,WINZA的英國設計師團隊通過設計,為每一件作品都注入了高貴和典雅,這次參加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WINZA不僅帶來了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還將向參觀者講述巴基斯坦珠寶文化家族的工匠精神。
工藝大師齊齊亮相,現場“炫”絕活
“吸天地之精華,納靈氣于神工”,根雕是以樹根、樹樁、樹瘤、枯木等自然形態或者是畸變形態作為審美對象,因材施藝而成的一種藝術品。根雕藝術,越少雕琢價值越高。
中國根藝美術大師、莊氏根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莊元光認為,根雕藝術講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七分天成講的是木材,根雕應該體現材料的美,尊重根材的物質結構。因此,面對一根普通的樹根,莊元光先是不斷地揣摩、打量、構思,力求最大化地利用原材料的天然形態風格,而后再輔助性地進行人工處理修飾,最后完成滿意的藝術形象。這次博覽會,莊元光將帶作品蒞臨現場。
壺中日月長,藝術天地寬。紫砂這一世界的瑰寶,是承載著書畫、雕塑和陶刻諸多藝術門類的綜合藝術,并在悠久的歷史中不斷傳承、創新,綻放充滿文化自信的藝術魅力。這次博覽會,茶文化紫砂展區將延續文化記憶,在新時代綻放新的精彩,屆時,中國工藝美術師、優秀青年陶藝家宋亞萍將帶來精美的紫砂壺藝作品,高級工藝美術師、出身制陶世家的應惠芳也將展示獨具個性的紫砂壺藝。
除了紫砂藝術品,茶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的香道,如漢唐香工坊,也來到了展會現場。
眼“鑒”為實,好手造把好質量關
本屆博覽會上,中華手造大集特色鮮明、文化氛圍濃厚,展商眾多,為了確保參觀游客舒心觀展、放心消費、滿意消費,現場也將專門安排珠寶玉石鑒定處,與觀眾進行鑒賞交流,答疑解惑,真正將展覽展銷與文化惠民結合。此外,為辦好這次文化盛會,博覽會在招商、籌備階段,堅持從源頭嚴格把關,優中擇優,甄選真正優質的廠商和正宗品牌展銷,把誠信惠民、合作共贏放在第一位,極力做到將好口碑留下來,好品牌傳出去。
中華手造大集以商品展覽展銷、藝術展演展示、文化活動互動為主要內容,還突出展示了一批創意設計融入傳統工藝、市場潛力巨大、助力鄉村振興的產品及項目,創造新供給,引領新消費。與傳統工藝產業共同成長,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盡在中華手造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