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魏俊怡 濟南報道
因為一口鐵鍋,最近移民美國十幾年的華人張欣對下廚著了迷。她用中國傳統的鐵鍋炒青菜、炸油條,上癮后又入手傳統的砂鍋為家人煲湯、熬粥。在她的“安利”下,他的兩個朋友也前后腳下了單。
近年來,隨著“山東手造”不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以“臻三環”鐵鍋為代表的一批非遺老字號,吸引了一眾外國粉絲,不僅收到了來自美國老奶奶手寫的感謝信,還被國外的“網紅”拍成短視頻發到社交媒體上。
9月15日-19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將在濟南開展。來自章丘的“臻三環”將把中國傳統的手錘鐵鍋帶到濟南展館,屆時,市民朋友們可以親自前去感受一把“出?!辫F鍋的獨特魅力。
一封來自加拿大的手寫感謝信
靠口碑傳播,鐵鍋在海外悄然走紅
“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溫錘煉,三萬六千次錘打?!?018年2月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3》第一集,展現了一口手工鐵鍋的制作過程。手工鍛打的鐵鍋,鍋把一體,不但能給予使用者舒適的手感,而且傳熱均勻、結實耐用、不粘鍋。
“臻三環”一夜爆紅。由于手工產品無法大規模量產,無法滿足蜂擁而至的訂單需求,為了保證品質,負責人劉紫木做出了關店三個月的決定,并在官方做出解釋聲明。一時間“洛陽紙貴,章丘無鍋”成了熱門話題。
國外一位有名的建筑師,從朋友那里了解到這個故事,對這口中國傳統手工藝制作的鐵鍋非常感興趣。輾轉多方,終于聯系到劉紫木訂購了一口心心念念的鍋。良好的使用體驗讓他毫不猶豫的又購買了兩口。之后懷著對匠人技藝的尊重,他又定制了12個鍋體半球,并將它們用在自己的建筑作品上。
憑借著精湛的手工工藝和優秀的產品品質,“臻三環”讓越來越多的海外用戶認識到“中國制造”的魅力。相關負責人劉紫木就對一位德國消費者印象深刻。
2022年8月,一位德國姑娘想買一口鐵鍋來吃健康的炒菜,于是選擇了“臻三環”。經過與工作人員不斷溝通,學習傳統無涂層鐵鍋的制作工藝、使用方法,她把這口鍋當成了寶貝,并送給媽媽一口同款鐵鍋,甚至開始著手鐵鍋的德文資料翻譯,向更多朋友“種草”這項中華傳統手工技藝。
幾個月前,一份來自加大拿夫婦的感謝信寄到了“臻三環”海外部。他們在信上表示,使用章丘鐵鍋制作出的中餐,“鍋氣”十足,比當地中餐館的還美味,理由是這種傳統鐵鍋“火候更好控制,煎出來的肉更細嫩”。原來,這對夫妻是一對中餐愛好者,在嘗試購買鐵鍋下廚后,他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手造的獨特魅力,成為品牌的忠實客戶。
另一位寄來感謝信的,是來自美國的75歲老奶奶佩妮,她要為與自己長相廝守的愛人選購圣誕禮物。由于不會網上購物,奶奶直接將支票寄到了“臻三環”海外總部,她在信中表示:“希望在圣誕節前收到這口鍋,給愛人一個驚喜?!?/p>
“這口鍋簡直是藝術品,碾壓我其余所有舊鍋?!笔聦嵣?,早在2019年,一位從事手工藝制作的美國買家馬丁就在社交網站發布了開箱視頻,向美國網友“種草”章丘鐵鍋,并傳授大家“如何正確的開鍋,該用什么油,需要如何維護保養”,希望更多人能跟他一樣了解、喜愛“臻三環”。
近年來,隨著鐵鍋口碑的不斷積累,許多海外視頻博主、網紅自發在社交平臺上“科普”“安利”鐵鍋的使用方法和種類。與此同時,在海外各大購物平臺上,也是好評如潮,成為中餐愛好者口口相傳的“中華好物”。
遠洋與邊境貿易,就像“一陣大風吹來,覆蓋了整個城市,但是沒有辦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發芽?!痹趧⒆夏究磥?,真正的“發芽”,不僅僅是給大家提供一口好鍋,更多的是向世界分享中國傳統廚具,教授中國的傳統烹飪技藝,讓世界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讓中華傳統文化再次綻放于世界。
手造出海,成為講好“中國故事”載體
鐵鍋在海外“出圈”,并非偶然。
據悉,章丘自古以冶鐵、制鐵而聞名天下。據考古及《后漢書·郡國志》《山東通志》等相關史料記載,章丘鐵匠始于漢朝,大盛于唐,歷經兩千多年而不衰。
清朝末年,京城名家曹盛永來到濟南,在正覺寺街落腳起火打鍋,取名同盛永,章丘鐵鍋鍛打技藝是“打座爐”的典型代表,有“鍛打三萬六千錘,勺底錚明顏色白”之美譽。
早在宋代,中國便憑借先進的鐵鍋技藝,使得南宋以來的鐵鍋遠銷海外,一度成為南洋諸國的搶手貨。
正是擁有這樣深厚的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傳承,鐵鍋才能贏得國內、國外消費者的好評如潮、口口相傳,也加速了中華傳統手工藝在海外的傳播力度,讓山東手造真正走出國門。記者了解到,在2020年,臻三環便成功入選迪拜世博會中國館指定供應商。
小小的一口鍋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載體,通過千百年來的歷史沉淀,讓“中國制造”再一次成功出海。
在即將開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上,像“臻三環”這樣優秀的手造產品將齊聚展會,帶著新時代的題材和充滿現代氣息的藝術表現力,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同時,展示著屬于中國的傳統歷史文化。記者了解到,本次參展,“臻三環中國非遺廚房”的產品線將作為“全國手造匯山東”的典型代表,展出“輕音”馬勺、古法鑄鐵鍋、國家級非遺砂鍋、菜板、蒸籠、蒜臼、鐵筷子等眾多產品,為市民獻上一場傳統廚具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