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魏俊怡 濟南報道
“以手造瑰寶為媒介,凝五湖四海之合力,共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氣真髓,體驗文旅融合的生生不息?!?/p>
“當文旅遇上手造,當瑰寶得以見天日,勢必會為古今文化的傳承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p>
“本屆展會既是生動鮮活講好‘山東手造’故事的創新探索,也是助推濟南深耕人文沃土、爭創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契機?!?/p>
……
九月,可以說是濟南一年之中最美麗的季節。連續的雨水滋潤,此時的泉水奔流最為暢快,到處是“一城山色半城湖,瀟灑似江南”的動人景象。這個月的15日至19日,這座城將迎來一場文化盛宴——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共同見證山東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新成就。
8月26日上午,展會籌備工作推進視頻會在濟南召開,介紹了本屆展會進展情況、特色亮點,引起多家央媒、省市級媒體的廣泛關注。各大報紙、電視臺、網站、客戶端,紛紛用熱情的文字、生動的圖片和精致的視頻,為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點贊。
人民網報道
微信朋友圈推廣
文化山東微信公眾號報道
大眾日報報道
上觀新聞報道
日照新聞網報道
山東商報報道
“再度赴約,每一年都堅持推陳出新的博覽會,今年又被賦予何種意義?”“為了彰顯新形象,今年博覽會規模再創新高,讓兩大主會場齊上陣?!薄爱斘穆糜錾鲜衷?,當瑰寶得以見天日,勢必會為古今文化的傳承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薄?/p>
期待見證、記錄更多的精彩瞬間——
人民網第一時間以《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來了》為題,聚焦本屆博覽會籌備工作推進視頻會,詳細介紹了展會各項工作推進情況,并對展會主題做出解讀 。朝聞天下聚焦“博覽中華手造 共享文旅盛會”主題,報道了展會“誠邀天下有識之士,釋放文旅能量最大值”的文化內涵,直觀呈現了推進會現場的情況。國際新聞網對籌備工作推進視頻會現場發布的博覽會主題、目標進行了解讀,對其“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獨特意義進行了報道。全球新聞網刊發報道,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持續對展會進行聚焦,生動展示出歷史厚重又充滿活力的文旅博覽會。
學習強國報道
朝聞天下報道
全球新聞網報道
中國新聞聯播網報道
國際新聞網報道
各媒體紛紛關注博覽會新變化──
當日,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此間有瑰寶,邀君共赴約》,文章表示:“以手造瑰寶為媒介,凝五湖四海之合力,本屆博覽會共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氣真髓,體驗文旅融合的生生不息,感受山東全面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的決心與誠意?!鄙綎|商報·速豹新聞刊文稱:“本屆博覽會既是生動鮮活講好‘山東手造’故事的創新探索,也是助推濟南深耕人文沃土、爭創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契機?!睗先請蟀l文表示:“從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義上看,本屆博覽會發揮著專業展與綜合展相結合、展示推介與互動體驗相結合、產業合作與文化消費相結合的關鍵作用,更肩負著構建涵蓋創意設計、產品展示、互動體驗、招商推介、產學研融合、產業合作、文化傳承等多功能于一體交易合作平臺的重要責任?!彼淳W則認為,博覽會的舉辦,為濟南帶來了更大的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輻射力。
大眾報業·濟南頭條報道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報道
大眾網·海報新聞報道
魯網報道
舜網報道
濟南日報報道
亮點組圖、精彩視頻、系列海報……各媒體通過多種形式呈現本屆博覽會最新亮點——
在閃電新聞、天下泉城等媒體發布的宣傳片里,博覽會欣欣向榮、熱鬧非凡的場景一一展現。鵲華十二時辰、“濟南抗疫天團”動漫形象、世紀開元智能印刷……一幅幅生動的場景展現出濟南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景象,展現出濟南文化繁榮興盛、城市軟實力不斷提升的火熱畫面。此外,在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平臺上,本屆博覽會的展開也形成了鋪天蓋地的宣傳趨勢,媒體與網民都在共同見證、一同期盼盛會的開展。
與此同時,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等商業網站也紛紛轉載媒體報道,讓“博覽中華手造 共享文旅盛會”在網絡上進一步傳播。
文旅博覽會宣傳短片
山東廣播電視臺報道
濟南廣播電視臺報道
新視聽報道
新浪財經報道
媒體的重點關注,也是網友的熱切期盼──
網友“linlin”留言:祝賀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在山東·濟南舉辦!發揚傳統工藝,創新提升工藝美術作品,豐富國人多彩的文化精神生活!
網友“夏日微涼”留言:坐標聊城,首屆的時候帶孩子去了,可以讓孩子開開眼界。希望這次也可以成行。
網友“德龍”留言:一城山水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祝賀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在美麗的濟南召開。
網友“小鐺鐺”留言:山東人心靈手巧,山東的手工制作世界聞名遐邇。恭賀盛會召開,推廣山東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網友留言
一時之間,媒體的關注、網友的期盼,全部聚焦在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上。這讓人不僅好奇:她,究竟有怎樣的魅力?
事實上,從時間維度來看,文旅博覽會是一場凝聚了厚重文化底蘊的盛會。
2006年,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的前身——山東(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濟南開幕。一個山東文旅融合展示的“窗口”、一個全國文旅企業廣泛合作的交易平臺就此誕生。
2020年,在八屆山東文博會成功舉辦的基礎上,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應運而生。站在全球文旅發展的舞臺,此屆展會特設11個線上、線下展區,給觀眾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國際、國內文化旅游體驗,為“文旅融合”交上一份圓滿答卷。
2022年,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再次全新升級,與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兩會合一,其鮮明特點是融合“山東手造”推進工程,突出“山東手造”,突出“中華手造”,通過展示一批創意設計融入傳統工藝、市場潛力巨大、助力鄉村振興的產品及項目,讓傳承上百年的古老手工技藝“活”起來、“新”起來、“興”起來,塑造新時代下文旅產業新優勢。
這樣厚重的文化底蘊,賦予了博覽會更深刻的文化內涵與時代機遇。經歷了傳統與創新的融合,她,勢必成為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會。
往屆博覽會資料圖
其次,從地理維度來看,選擇落戶濟南的博覽會,同樣蘊含著濟南獨特的氣質與內涵,彰顯著不同尋常的生命力。
眾所周知,濟南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由泉而生、傍泉而建、因泉而盛、擁泉而美,這里不僅有自開商埠的領風氣之先,還有著獨一無二的人居環境和創新創業的濃厚底蘊;不僅有日益完善的配套服務和極具價值的資源市場,更有著融河擁山的生態環境和多姿多彩的品質生活。
開在濟南的博覽會,既擁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又飽含助力文旅融合的發展機遇。
為了更好地融合與創新。本屆博覽會集中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業態、新主體、新模式參展。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場,11大展區中有7大展區專門為手造產業量身打造,中華手造、沿黃手造、運河手造、國際手造、山東手造5大展區各有鮮明特色,讓游客移步換景,體驗不同國家、不同省市的手造文化樂趣。
打好“科技”牌,豐富展會“潮”氣息。展會上,文化數字化展區將展示國內頭部數字文化企業的新型文旅消費品,電子競技、互聯網影視與音樂、融媒體創意等數字娛樂新業態。文旅智能裝備展區將展示文化旅游全產業鏈品牌裝備及數字體驗項目,包括主題樂園、景區景點、露營地相關智能游藝娛樂裝備及設施,VR、AR、元宇宙、全息投影等數字應用場景。
可以說,這樣的展會,是既傳統又現代的,既生動又踏實的,既“濟南范兒”又“國際化”的。
往屆博覽會資料圖
博覽中華手造,共享文旅盛會。承載著眾人的期盼與祝福,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正款款走來,走向泉城、走向山東、走向世界。凝聚著傳統的、古老的、現代的、引領潮流的、飽含深情的、充滿文化的展會即將召開。
這樣的文旅盛會,怎能不令人向往?